更新时间:2025-10-03 04:02:44
精彩至极。 本片讲明白了后现代社会的资本是怎样把自己逐利的KPI巧妙地转嫁给一个新自由主义个体的。 资本的口头禅是:“他们会爱你的。”这里的他们,是资本、是观众,也是拉康所说的大他者和象征界秩序。 而女主将资本的KPI内化后,生成了一句响亮的座右铭:“做更好的自己。”从被鸡丝滑地转为自鸡,我们谁没有经历过这样的自我洗脑呢? 新自由主义个体从不责怪别人,新自由主义个体凡事都大包大揽地责怪自己。 其实,当女主的老板因为记不清他的某个手下叫伊莎贝拉而随口改叫辛迪时,女主就该警惕了。资本根本没有把她们当人看,她们只是资本用来生财的工具。 伊莎贝拉这个名字太啰嗦了,不如叫辛迪。同理,伊丽莎白过时了,不如做苏。资本要的是高效和新鲜,资本从不等待,资本从不满足。 于是,本来应该是资本家和打工人之间的拼杀,变成了打工人的自我荼毒。女主分身出那个青春的自己,如同为黑格尔所做的背书:“一切对立面都是从自身分裂出去的。” 总有评论从常识的角度抱怨女主太贪婪了,殊不知,女主遵循的是和资本逻辑一样的欲望逻辑。欲望从不等待,欲望从不满足,欲望需要的是不断被再生产。这并不以谁的意志为转移。 也总有评论从女性主义的角度讽刺女人不该服美役。其实,并非只有女人才服美役。想想那个永远以年轻与美貌示人的道林格雷,想想那张被他藏在阁楼里的衰老与丑陋的画像,还不是一模一样的服美役? 关键并不在此。关键在于,即使女主明白了所有道理,也无济于事。 让我们回到女主(苏)在“肥伦秀”(严重怀疑那个场面在影射肥伦秀)接受访谈时说的那句:“我美貌的秘诀在于敢做自己。”这句的讽刺意味不仅在于伊丽莎白和苏之间傻傻分不清哪个才是自己,更在于倘若失去了观众,何谈自己? 他们会爱你的。 这句话不只是资本的魔咒,更是人性的紧箍咒。美国心理学家威廉·詹姆斯曾说过,“人类本质中最殷切的需求是渴望被肯定。”如果失去了他者的承认,自我的海市蜃楼将不复存在。 所以,这是一个真正没有出路的困局。女主可以停止服美役,可以停止对男凝的享受,可以停止对自我的剥削,但她绝无办法停止被承认的渴望。即使她接受了自然老去,她也依然会一边抚弄着皱纹一边问自己:“他们会欣赏这样勇敢地自然老去的我吗?”
不要以为只有舞台上搔首弄姿的女主在寻求认可,盲猜她的老板每天也会对镜自问:“他们会崇拜这样能赚钱的我吗?”毫不怀疑,为了维持这个成功者的形象,在必要时,老板也愿意手刃自己。这就是另一个恐怖故事了。 那个掉了门牙还要努力微笑的KPI,终究还得背负着。那个代表象征界秩序的镜子,终究还得照着。那个血肉模糊的自己,终究还得在星光大道上活着。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上一篇:电影什么时候和史实挂钩上了???
下一篇:感觉到了作者微妙的恶意